哇袄:修订间差异
外观
![]() Alina Gray(留言 | 贡献) |
|||
(未显示2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{{人物信息 | {{人物信息 | ||
|姓名=哇袄|id=大嘴猴、古神、哇奥、哇嗷、袜袄、挖袄、奥利安费、奥利奥利安、电棍、Paul Frank|所属=吉吉国|photo=哇袄.png|photocap=哇袄|是否活跃=活跃于各种电棍二创中|发色=黑|瞳色=黑|声优=侯国玉|相关人物= | |姓名=哇袄|id=大嘴猴、古神、哇奥、哇嗷、袜袄、挖袄、奥利安费、奥利奥利安、电棍、Paul Frank|所属=吉吉国|photo=哇袄.png|photocap=哇袄|是否活跃=活跃于各种电棍二创中|发色=黑|瞳色=黑|声优=侯国玉|相关人物=[[哈姆]]、[[栗子头]]、[[说的道理]]|经典名言=哇袄!}} | ||
第8行: | 第6行: | ||
==简介== | ==简介== | ||
哇袄是把电棍otto的脸做大嘴猴的形状的衍生形象,因经常突脸并发出“哇嗷”的[[鬼叫]],所以这个形象被称为“哇袄”。 | 哇袄是把电棍otto的脸做大嘴猴的形状的衍生形象,因经常突脸并发出“哇嗷”的[[鬼叫]],所以这个形象被称为“哇袄”。 | ||
<div class="mw-customtoggle-lazy"> | |||
{{假链|<small>(想看哇袄跳脸?戳一下这里!)</small>}} | |||
</div> | |||
<div class="mw-collapsible mw-collapsed" id="mw-customcollapsible-lazy"> | |||
{{跳脸|file=哇袄跳脸.png}} | |||
<small>(↑还想看跳脸就再戳两下!)</small> | |||
</div> | |||
==起源== | ==起源== | ||
创作者是[[海绵宝宝小风儿]] | 创作者是[[海绵宝宝小风儿]],把电棍的脸按照大嘴猴(电棍输入法图标)的样子P出来的,最早的电棍二创形象之一。 | ||
最初大嘴猴没有固定的名字,只是泛泛地被归类于古神。2023年6月27日bilibili用户[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285439983 一华个](已被封禁)受《[https://b23.tv/cIQA7x3 大家好啊,我是哇袄碎冰冰]》(BV1Q8411G76p)和《[https://b23.tv/62iqoPb 【otto】哇袄♿哇袄♿碎♿冰!冰!]》(BV1z54y1T7kU)等视频的影响,发现大嘴猴在一些视频中会发出鬼叫声“哇嗷”,发布视频《[https://b23.tv/D7gI8o2 大家好啊,我是哇袄!]》(BV1bj411S7zs),正式将“大嘴猴”命名为“哇袄”。 | |||
“哇袄”的名字来自电棍直播时发出的[[鬼叫]]声“哇嗷”,之后因[[文梧凤]]根据这声鬼叫把栗子头P在东北红棉袄上并称其为“哇袄”,于是“哇袄”就成为了这声鬼叫的常用说法。 | “哇袄”的名字来自电棍直播时发出的[[鬼叫]]声“哇嗷”,之后因[[文梧凤]]根据这声鬼叫把栗子头P在东北红棉袄上并称其为“哇袄”,于是“哇袄”就成为了这声鬼叫的常用说法。 | ||
[[分类:电棍otto衍生人物]] |
2025年5月18日 (日) 20:16的最新版本
|
|
姓名 | 哇袄 |
---|---|
常用ID、别称 | 大嘴猴、古神、哇奥、哇嗷、袜袄、挖袄、奥利安费、奥利奥利安、电棍、Paul Frank |
经典名言 | 哇袄! |
是否活跃 | 活跃于各种电棍二创中 |
所属 | 吉吉国 |
发色 | 黑 |
瞳色 | 黑 |
声优 | 侯国玉 |
相关人物 | 哈姆、栗子头、说的道理 |
哇袄是电棍otto的衍生形象。
简介
哇袄是把电棍otto的脸做大嘴猴的形状的衍生形象,因经常突脸并发出“哇嗷”的鬼叫,所以这个形象被称为“哇袄”。
(想看哇袄跳脸?戳一下这里!)(想看哇袄跳脸?戳一下这里!)
(↑还想看跳脸就再戳两下!)
起源
创作者是海绵宝宝小风儿,把电棍的脸按照大嘴猴(电棍输入法图标)的样子P出来的,最早的电棍二创形象之一。
最初大嘴猴没有固定的名字,只是泛泛地被归类于古神。2023年6月27日bilibili用户一华个(已被封禁)受《大家好啊,我是哇袄碎冰冰》(BV1Q8411G76p)和《【otto】哇袄♿哇袄♿碎♿冰!冰!》(BV1z54y1T7kU)等视频的影响,发现大嘴猴在一些视频中会发出鬼叫声“哇嗷”,发布视频《大家好啊,我是哇袄!》(BV1bj411S7zs),正式将“大嘴猴”命名为“哇袄”。
“哇袄”的名字来自电棍直播时发出的鬼叫声“哇嗷”,之后因文梧凤根据这声鬼叫把栗子头P在东北红棉袄上并称其为“哇袄”,于是“哇袄”就成为了这声鬼叫的常用说法。